公司的年度策略到底要怎麼訂定? 目標是以何為根據呢?
年度策略對是公司非常重要的, 它確認了公司的年度獲利目標與營運方向,公司由上至下就照著這個目標努力前進。
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年度目標或預計成長計畫,但這個數字該怎麼訂才比較適當呢?
跟據過往的經驗,多半是先初估明年預期費用與成本之後,再依照老闆的經驗,決定年度目標要增加的額度。
但這個決定方式,是否有完全瞭解到公司的營運狀況、市場環境的變化之後才去提出的呢?
沒有任何依據的目標,似乎會淪為一年一度的口號,也讓同仁們難以投入其中。
每一次的年度目標,其實都是在做”預測”與”期許”,
但並不是每年到了要設定年度目標的時候就看到老闆去擺神壇做法準備要問神還是用天眼通的方式來取得目標,
因為說實在的,可能連神仙都不知道要怎麼去抓這個目標!
老闆能做的事,就是參考現有數據,結合過去的管理經驗,加上對公司體質、產品、人員或年度行銷計畫的期待,去訂出最終的業績目標。
拆解內容的話大概可以這樣分析這幾種資料來源:
一、現有數據
其中可以參考的數據,基本上大概是這幾種:
1. 年度業績
2. 預計會發生的成本與營運費用支出
3. 銷售分析資料
4. 業務回饋的市場資訊
5. 同行或友人告知的市場訊息
6. 新聞
二、過去的經驗與公司起伏波動
公司過去的起伏波動如果沒有多年累積的資料來比較,通常就只能透過翻閱過去每年、每月的業績跟達成率等數據來參考,
剩下就要靠老闆累積出來的經營敏銳度跟經驗了。
三、公司體質、產品、人員
公司除了有形的資產、不動產之外,還有公司文化、員工、產品口碑與品牌價質等無形資產,
公司的文化,通常是老闆性格的延伸,因此組織文化很難完整的複製,
公司要塑造什麼文化,與老闆的個性、管理思維脫不了關係,
有的老闆會聽取意見,跟員工開放討論、溝通,
有的老闆強調內部經驗傳承,重視教育訓練跟學習履歷,
有的老闆重視產品或施工品質、還有後續的售後服務跟口碑,
每一個都是組成公司文化的要素之一,讓公司的品牌、產品或服務可以被市場信任而產生品牌效益,
可以帶來比較好的市場競爭力,吸引客戶。
品牌價值是一個公司想要長期經營必需要做的工作,對公司經營所帶來的後續效益也非常好,
是屬於任何時間做都可以,但愈早開始累積效果會愈好的事情。
四、特別的年度計畫或新品開發
每個年度的活動規畫這也是年度計畫的項目之一,
業績的好壞,除了正常的銷售、開發之外,面對到市場狀況預期不理想,公司當然不能坐以待斃,
因此舉辦活動就變成是一個主動出擊的方式,
現在舉辦活動的方式很多元,可以是實體展覽、促銷方案、節慶活動還是線上活動,
但不論是什麼形式的活動,都會有目的、費用跟預期產出成果,
如果過往的活動都有檢討報告,就可以明確的知道哪些活動可以加碼擴大舉辦,
哪些活動不適合公司執行,要減少花費或取消,
終究是希望可以在有限的費用中取得最大效益並促進業績成長。
而新品開發則是公司在市場上注入活水的另一種方式,
新產品是否品質良好,且有改善舊問題或有更多功能,業務可以去開發新的市場或拜訪舊客戶時有新的話題可以說,
雖然開發本身也會有開發成本,但只要產品夠好而且能製造話題,對公司是會有正面影響的!
上述這些都是老闆在抓年度目標需要考量的事情,
看似一個隨意提出的年度策略,其實是經過各種資料的統整與判讀之後,
深思熟慮所推估出來的結果。
古語有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未來的事情沒有人說得準,因此如果有更詳細的資料或是更多交叉分析可以供決策者參考,
那不僅預估的準確度可以提升,甚至可以從更深入、更寬廣的角度來解讀公司與市場狀況。
而這也就是公司數位化最主要也最希望能達到的目標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