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將自己”準備好”,迎接公司的數位轉型?
有一篇財訊的文章提到
詹文男:數位轉型 組織文化先行
數位轉型,這些年來最火熱的話題,
好像企業碰到什麼問題,不論是業績衰退、拓展停滯、經營遇到瓶頸,”數位轉型”就像是神奇咒語一般,只要一直唸問題就有解了。
但實際上也會發現有很多企業的確也執行了數位轉型,
錢也花了、軟體也買了,也用了,但不是覺得不好用就是覺得成效不如預期, 甚至還有的直接影響公司營運,反而造成重傷害。
▍延伸閱讀:美廉社新系統大亂 三商家購獲利銳減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瞭解所謂數位轉型也是有階段的,
從就享知Digitknow網站的文章「數位轉型的定義、階段步驟和關鍵要素」裡有提出
數位轉型的階段步驟
根據MIC的研究報告和出版書籍,數位轉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步驟:
1. 數位化
將企業中所有圖片或文字等資料,都從紙本的方式,利用軟體系統等數位工具,轉為電腦可讀取的數據。
藉由數位工具,協助人員降低資料處理的時間,將時間利用在更高價值的事務上。
2. 數位優化
根據企業本身的營運流程和商品特性,利用數位系統軟體工具,整合或應用不同流程、各種領域的數位化數據資訊,
協助企業改善營運效率,並提升客戶體驗等。
很多企業現在都在推動智慧製造和工業4.0,也就是在數位優化階段。
3. 數位轉型
利用數位系統軟體工具,整合應用企業各流程的數據資訊後,
提煉出的關鍵建議,打造新的商業模式、新產品或不同以往的新市場或營收來源。
在清楚數位轉型的階段跟步驟之後,我們還得回過頭來好好準備一件事,
那就是公司數位轉型,要追求什麼目標?
這個答案,千萬不能是”為了讓公司更好”這種口號,
必需要回到公司的經營管理層面來思考, 每間公司都有訂定自己的核心價值與主要經營方針,
然後再將這個目標切分為短、中、長期,以此做為基礎來制定每個年度的執行計畫,最後再量化成KPI以便於檢討評估,
這些事情各種企管書籍、顧問、導師都有說,
而數位轉型,其實也是要以公司的整體計畫為基礎, 在確定目標之後,接著要做的就是討論該如何將目標數據化了!
▍延伸閱讀:打造屬於自己的客戶數位管理平台
有一部電影叫魔球(Money Ball),是改編自美國職棒大聯盟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真實故事,
簡單說就是球團把挑選球員的標準從一直以來的球探報告,
獨排眾議的改為一個經濟系畢業的員工推導出的數據分析方式來選擇球員(主要還是因為小市場無法砸大錢追求明星球員的問題)卻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這部電影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數據化”跟”數據分析這二件事,
透過實際的案例改編讓大家瞭解到透過瞭解數據跟分析數據甚至可以推翻幾十年累積的經驗並且帶來實際的成效!
(不過當然最好的狀況還是有數據分析之後再透過經驗來判讀會更完善啦。)
當年上映期間甚至專門開了一些商業包場的活動,鼓勵企業可以帶員工一起來看,可見這個電影的目標主軸並不只針對原本就有在觀看棒球的球迷,
更大的是針對數據分析的這個主軸。
近年來的運動項目、比賽場所以也開始制定很多對應的數據、記錄,甚至是投入新的科技設備, 為的都是要取得更全面、更完整的數據資料。
數位轉型也是一樣,我們在制定出公司的目標還有短、中、長期計畫之後,
要接著把這些資料數據化的規則給制定下來,
而且這件事儘量不要假手他人,
不論是要組成專案小組、核心幕僚,還是要使用外部顧問團隊來協助,
建議老闆都一定要親自參與並瞭解每一個數據設定的原因與意義,
並且針對問題直接提出自己的疑問或需求,有無法達成的部份用什麼方式來取代,
以上項目絕對都要好好的討論清楚,
因為沒有討論清楚的話,公司數位化的成果不論投入多少錢都很難達到老闆期待的那個成果的!
呼應到最開始所講的,為「何數位轉型要組織文化先行」呢?
不論是企業整改顧問還是系統的導入顧問,
顧問們瞭解的是系統運作跟執行方法,
但我相信不會比公司老闆更瞭解公司,
只有先用組織文化的轉換當一個開頭,先熟悉該如何將條文數位化,
熟悉之後可以依序將公司需要的資料、流程轉化成數據需求,
也只有在清楚數位化的過程,才能更容易的去評估系統或是跟導入顧問對話,
也才能找到真正適合公司的系統並且順利的讓顧問來的協助公司數位化喔!
▍延伸閱讀: